李彥澔
詩歌大會等電視節(jié)目再次燃起人們對詩歌的興趣。讀詩、寫詩的人又驟然多了起來。詩歌帶給我們什么?讀中原詩人趙金昭最新一本詩集《山巖之歌》時,得出這樣的答案——
詩歌培養(yǎng)人的情趣。在趙金昭眼中,無物不可入詩,無事不可入詩。一場新雨,一地夜雪,自然是詩料;朋友晤面,親人相聚,無詩不歡。乃至聽到母親與人閑聊,看到小外孫逗弄螞蟻,參與老人晨練,也可寫詩寄情。而這情,又是那樣地新鮮有趣。別人打撲克,他看到意趣:“將士一百零八,自成兩路冤家。引來多少豪杰,勞時費神拼殺。”早起晨練,他看到雅趣:“醉里草青花繞樹,白發(fā)翁娭無數(shù)”。過生日,他感受到人生樂趣:“歲月如歌輕吟唱,青山依舊滿江紅!痹姼,讓生活的土地長出多少可人的花草!
詩歌拓展人的胸懷。趙金昭種過地,當(dāng)過干部,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年,經(jīng)歷時代風(fēng)雨,承受人間悲歡,這一切都磨煉了他達(dá)觀的心態(tài)、成就了他雍容的氣度。在《失敗的宣言書》中他寫道:“我(失敗)每到來一次,人生就有一個新的轉(zhuǎn)機。我每到來一次,人生就有一個新的洗禮!庇龅揭粋酒店欺客亂要錢,他沒有奮袂攘襟與之爭吵,而是拿出紙筆,留詩一首給飯店老板:“誠信待客禮為上,科學(xué)管理客回頭!笨吹揭恍┕賳T的不正之風(fēng),他用詩歌刻畫其丑態(tài),提醒領(lǐng)導(dǎo)干部:“吹你手中權(quán),權(quán)能使你飄飄然,點頭哈腰嘴蜜甜,背后放冷箭!比松蝗缫馐率司,是牢騷滿腹,還是放眼風(fēng)物?詩歌能給人破悶,讓人胸懷寬廣,于寒夜中看到星光,于幽谷中看到太陽。
詩歌堅定人的信仰。作為一個共產(chǎn)黨員,趙金昭創(chuàng)作了很多愛黨愛國詩歌。緬懷屈原,他寫道:“心難靜,云濤定,朗朗碧空分緯經(jīng)!钡窖影,他歌頌黨“沉入陜北黃土地,托起中華艷陽天!痹邳h的生日,他誓言:“戰(zhàn)士永遠(yuǎn)跟黨走,披荊斬棘奔大同!眹鴳c節(jié)加班著書,他明志:“孤詣經(jīng)綸何所是,一心濟世為國強。”詩歌,讓信仰的北斗更明亮,讓信仰的力量更磅礴。
趙金昭的詩歌承繼傳統(tǒng),“持人情性”,“義歸無邪”。讀他的《山巖之歌》,能讓人擦拭心靈、豐富情趣、拓展境界、堅定信仰。我想,這也是詩歌要帶給我們的東西。
(呂志雄文,著名:李艷澔。載《河南日報2017年8月4日13版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