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干部要在“挖潛蓄力”上下功夫
來源:建筑工程學院 發(fā)布人:袁新安 閱讀: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1/4/22 22:56:41 更新時間:2021/4/22 22:56:47
作為具備發(fā)展和成長潛力的干部群體,廣大年輕干部要自覺肩負歷史使命,堅定前進信心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擔大任,在愛國愛民、錘煉品德、勇于創(chuàng)新、實學實干中不斷“挖潛蓄力”,以實際行動為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正確認識“潛力”,保持自知自明。所謂“潛力”,顧名思義,即潛在的能力、實力。人們之所以看重潛力,更多的是看重了潛力背后所蘊含的無限希望,這就如同冰山一角,總能帶給人無限遐想與期待一樣。潛力并非能力更非實力,從潛力到能力再到實力,尚有距離,更需努力。王安石筆下的“神童”仲永,5歲能寫詩,聲名早遠揚,才氣不可謂不足,潛力不可謂不大,然而卻因疏于日常學習、忙于結交權貴,耽誤了自身成長,長大后平庸如常,著實令人唏噓。可見,倘若錯把潛力當能力,甚至自以為擁有非凡實力,而一味地沾沾自喜、得意忘形,甚至大吃“天賦老本”,只知“輸出”不知“輸入”,最終只能落得才思枯竭、江郎才盡的境地,更有可能因為疏于最基本的自我要求和進步而與世脫節(jié)、不及常人。如此現(xiàn)象,引人深思。警惕“潛力陷阱”,保持自警自省。現(xiàn)實中,有一些年輕干部同樣本很有潛力、很被看好,他們是領導認可、組織培養(yǎng)、群眾公認的“好苗子”,“學歷高”“素質好”“潛力大”是他們身上的閃亮標簽。然而,本應茁壯成長成才、為事業(yè)發(fā)展貢獻力量的他們,有的卻錯把潛力當能力、誤把希望當現(xiàn)實,從而放松了對理論學習、實踐鍛煉的自我要求。充分“挖潛蓄力”,保持自立自強。如何正確看待和挖掘潛力,從而真正提升能力和增強實力,其中大有學問。習近平總書記對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提出的“七種能力”要求,可謂是為年輕干部提高能力明確了奮斗目標,指明了努力方向。要對照“好干部”標準、“七種能力”要求、模范人物事跡,客觀全面地審視自己,明確自己的長處有哪些、短板在哪里,知曉自己的潛力是什么、如何去挖掘;要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水平,多謀能力提升、少想職位晉升,真正在思想上、政治上和行動上重視能力提升問題,讓自己的成長成才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;要在學習和實踐中多多經(jīng)風雨、見世面,做到強思想、長知識、強技能、提水平,善于鞏固和擴大潛力優(yōu)勢,及時補足和提升能力短板,從而真正把潛力變成能力,進而成為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雄厚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