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在乎活出自己的人生
作家林語堂說:“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,不要想做別人。”人生在世,難免遭受他人的眼光和評價,若心生雜念,放棄了做自己,就太過可惜。別在乎別人,堅持做自己,活出自己的人生,才是對自己負責。
脫口秀演員李雪琴,年幼時父母離異。母親是一個容易情緒崩潰的人,因此李雪琴很小就學著懂事,哄媽媽開心。她勤奮學習,考上北大,后來去紐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。努力地活成別人喜歡的模樣,但自己卻很不快樂。她患上了抑郁癥,甚至輕生過。一次,在火鍋店實習的時候,李雪琴遇到了一個每天樂呵呵的師傅。她感到非常羨慕,并且意識到,不能再這樣下去,應該過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。于是,她毅然從紐約大學休學,回到國內做起了脫口秀。她說:“我很痛苦,但我想給別人帶來快樂。”如今的她,在脫口秀舞臺上,綻放著自己的光芒。那個曾經痛苦的女孩,漸漸顯露出了自己的笑容和自信。
《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》中,克里博士告訴塔拉:“這世界上,決定著你是誰的最強因素來自內心。”能決定你是誰,應該做什么的,永遠不是別人,只能是你自己。為自己而活,做自己人生的主角。每一個人,都無須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。《追風箏的人》的主角阿米爾,出生于一個富庶的家庭,童年卻過得并不開心。父親想要他像自己一樣勇敢、強壯、愛運動,而阿米爾卻膽小、瘦弱、只愛躲在屋子里看書。他努力地活成爸爸期待的樣子,卻都以失敗告終。學習踢足球,他拼盡全力也無法搶到球;去看比武大賽,卻被嚇得膽戰(zhàn)心驚。
后來,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他跟隨父親來到美國,從零開始。當聽到父親對朋友說:“一個不能為自己出頭的孩子,長大也只會是個懦夫。”他終于意識到,只有自己,才是能為自己一生負責的人。不再服從于父親的期許,他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寫作;不顧外人的眼光,娶了一個有過前男友的姑娘索拉雅。阿米爾終于不再活在他人的期待中,成了為自己而活的人。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中有這樣一句歌詞:“從來不曾拘于世俗的目光,我要飛奔去前方的光芒。”
人的一生,就是在不斷認識自己的內心,尋找生命的意義。生命最好的答案,就是在不斷認清自己的過程中,勇敢地活出自己的人生。
寫在最后:
人生教練丹妮爾·拉波特曾說:“如果你要想使自己的一生充實、有價值,唯一可以選擇的,就是做真實的自己。”不委屈,敢于被他人討厭;不迷茫,正視自己的內心;不在乎,活出真正的自我。人生很短,找到內心真正的需求,堅持做獨特的自己,才不枉來這世界走一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