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文人阿謝姆說:“在適當?shù)臅r候說適當?shù)闹e言,比傷害人的真話要好得多。”可見,說謊也是人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現(xiàn)象,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生存計策。
一個滿嘴謊言的人肯定不會得到別人的喜歡,但是,一句謊言都不會說的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喜歡。道理很簡單,“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,”一個人不說一句謊話,任何場合都說實話,實際效果并不一定好。那些實話實說的人,有時會讓人覺得太過分了。在特定的場合,用委婉的話表達是很有必要的,但是如果太過,不僅會刺傷別人,也會損傷自己。有這樣一個故事,也許會對我們有所啟示:
從前有一個愛說大實話的人,什么事情他都照實說,所以,不管到哪兒,他總是被人趕走。最后,他來到一座修道院,希望能被收容,修道院院長見過他,問明了原因后,認為應該尊重那些“熱愛真理,說實話”的人。于是,讓他在修道院里安頓了下來。修道院里有幾頭牲畜,已經(jīng)不中用了,院長想把它們賣掉,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人到集市去,怕他們把賣牲畜的錢私吞。于是,就叫這個愛說實話的人把兩頭驢和一頭騾子牽到集市上去賣。這個人在買主面前只說實話,說:“尾巴斷了的這頭驢很懶,喜歡躺在稀泥里,有一次長工們想把它從稀泥里拽出來,一用勁,拽斷了尾巴;這頭禿驢特別倔,一步路也不想走,他們就抽它,因為抽的太多,毛都禿了;這頭騾子呢,又老又瘸,如果干的了活兒,修道院院長為什么要把它賣掉?” 結果買主們聽了這些話后都走了。這些話在集市上一傳開,誰也不來買這些牲口了。于是,到了晚上這人又把它們趕回了修道院。 院長問是怎么回事,這個人將他在集市上的話說了一遍。修道院院長發(fā)著火對這個人說:“朋友,那些把你趕走的人是對的。確實不應該留你這樣的人!我雖然喜歡實話,可是,我卻不喜歡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對的實話!所以,老兄,你滾開吧!你愛上哪兒就上哪兒吧!” 就這樣,這個人又被趕出了修道院。其實,故事中的“誠實人”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也很多,人無論處在何種地位,也無論是在哪種情況下,都喜歡聽好話,喜歡受到別人的贊揚。的確,做工作很辛苦,能力雖然有大有小,畢竟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,這也是人之常情。會為人處世的人,即使覺得別人干得不好,也不會直言相對。
俗話說:“順情說好話,耿直討人嫌!逼鋵,現(xiàn)實生活中經(jīng)常會見到“說謊”的人,幾乎沒有人例外,比如,從內(nèi)心反感開會的人常說:“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這次會議????????”對相貌平平說:“你非常漂亮!” 說謊話一定要注意原則,切不可從私利出發(fā),顛倒黑白、混淆是非,否則會遭受別人的唾棄。任何時候都不能為了利益放棄誠實。那些經(jīng)常為了私利而不誠實的人是不會獲得成功的。在生活中做一個誠實的人不容易,因為它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功利,需要實實在在的付出、奉獻。真誠待人、克己為人的人,也許偶爾會被欺詐,但他們才是真正受歡迎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