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洛克效應,又稱反饋效應。是指及時對工作結(jié)果進行評價,能強化工作動機,對工作起促進作用。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優(yōu)于批評,而批評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評價的好。
1925年,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(Hurlock,E.B.)就做了一個著名實驗,將106名小學四、五年級孩子作為研究對象,分成能力相當?shù)乃慕M,在四種不同的情境下進行學習,完成難度相等的學習任務。實驗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,即使是相同的任務,四組的表現(xiàn)也完全不同。
第一組我們簡單叫做“受表揚組”,在每次完成任務后,會受到鼓勵和表揚。
第二組我們稱之為“受訓斥組”,與第1組完全相反在完成任務之后,無論結(jié)果如何,都會受到嚴厲的批評。
第三組我們稱之為“受忽視組”,和1、2組不同,他們是被忽視的一群人,既沒有表揚、也沒有批評。
第四組我們稱之為“控制組”,在整個過程中,全程與前3組隔離而且事后完全不給予評價。
1、表現(xiàn)最差的一組是第4組,表現(xiàn)最好的一組是第1組。
2、隨著時間的推移,第一組(受表揚組)的表現(xiàn)越來越好,呈現(xiàn)穩(wěn)步上升的趨勢。
3、第2組(受批評組)即使沒有第1組表現(xiàn)好,但是和第3組(受忽視組)相比,數(shù)據(jù)要更好。
這就是著名的赫洛克效應,他告訴我們:對于工作結(jié)果即時給予評價,能夠強化工作動機,對工作起到促進作用。適當表揚的效果顯然比批評要好,而批評的效果優(yōu)于不給予批評。這個實驗后來被廣泛應用到生活中的許多場景中。
例如:教育孩子中的應用
①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及時對孩子的進步進行反饋評價,避免毫無目的的學習和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(jié)果的學習方式,這樣可以強化孩子的學習動機,對學習起促進作用。
②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賞識教育優(yōu)于訓斥教育,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多表揚,少訓斥。
③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善于運用表揚和批評,表揚和批評都要有個“度”。表揚時不能夸大其詞, 批評時,謹慎而不能冷嘲熱諷。比如:“你這次考得不錯一定很努力把,繼續(xù)加油哦!”“今天媽媽沒有催你,你就完成作業(yè)了很棒!”等。我們終其一生,都是在不斷尋求這樣“被看見”的感覺,因為被看見,我們覺得被重視,因為被看見我們能體會到忘不了的情深,因為被看見,你懂我。每一次對別人的看見都是對自己的看見,每一次的看見與被看見都帶來對生命的肯定,認可和贊賞。而這種被看見將會是伴隨一生的力量。